生病在所難免,孩子生病住院怎麼辦?

生病在所難免
古諺云:「人吃五穀雜糧,沒有不生病的。」尤其現今環境存在諸多污染的世界,蟲害、病毒、細菌、毒性的物質均呈〝國際共通〞的情況下,再無免病、純淨的桃花源地了。所以,當您的孩子生病了,並不需自責、愧疚,只要善遵醫囑,定時給孩子服藥或作家庭護理,即使孩子必須住院做進一步治療,亦毋需過度焦慮、不安,應儘快讓自己調適,接受事實,才能付出愛心、耐心,細心去撫慰、幫助您將住院的孩子。

非必要不住院,住院即為必要
生病住院的孩子需面臨與熟悉的照顧者和環境分離的焦慮;要遭受痛苦經歷(如:抽血、打針、開刀…等) ;喪失安全感或獨立性;以及生活型態上的改變。若未能善加了解其壓力源,給他足夠的支持及協助,心理創傷恐難避免。所以,除非是孩子病情所需,不要讓孩子住院或延長住院天數。

住院病童的壓力源及降低指引
孩童了解、反應與應付壓力的方法,受年齡發展與對事件本身的解讀方式有關。但整體而言,住院對孩童會造成的壓力包含分離、喪失控制、身體受到損傷及疼痛。分述如下:
一、分離:
從三、四個月大的嬰兒到學齡前的寶寶,主要的壓力在於分離的焦慮。在分離的危機時可見到三個分明的階段:
(一) 反抗期:孩子大哭、大叫找媽媽,拒絕他人的關心,這種行為可能持續幾個小時,甚至幾天, 直 至身體疲乏才暫停,若有陌生人接近,他會更大聲反抗。
(二) 絕望期:哭聲停止,兒童活動力降低、退縮,對遊戲或食物都沒興趣。
(三) 關係重建期:有時又稱〝否認期〞,表面上孩子已適應,肯和人玩,似乎願意與人建立新關係,但這只是假象,他正藉由與母親關係的脫離,來逃避一直期待母親出現的情緒痛苦。

到學齡期,兒童已較能克服分離,但在生病及住院的壓力下,他會很需要父母給予安全感及指引。
所以自嬰兒中期到學齡期的小孩住院時,最好父母能陪同,若因特殊原因父母不能陪住,亦應該多來探視,並了解孩子遭受分離危機時表現行為所代表的意義,而能對孩子付出諒解與關愛,不會一味地要求孩子表現成熟、符合大人期望的行為。在不得不離去時,要誠實面對孩子的焦慮情緒,再三保證很快就回來看他,而不要用謊言來換得孩子暫時的平靜。如此,才可幫助孩子適應分離,而非陷入誤解與不滿足的惡性循環。

對青少年而言,暫時離開父母或家,並不至令人難過,但與同儕團體分開,則令人難以忍受,所以父母最好能安排同儕來探視住院中的青少年,或讓他與住院中的同儕團體接觸。

二、喪失控制:
幼兒期的孩童,依賴日常生活的一致性與熟悉度來掌控生活。住院及生病的經歷嚴重的破壞了他們對生活的期望及可預測性。有時因醫療需要對他做的身體或動作的限制(如:打點滴時,會使用固定板及限制跑、跳的動作) ,均會讓他覺得控制感受威脅。

小至幼兒期,大至青少年的孩子,都有追求控制感的需求,需求無法獲得滿足,孩子會出現退縮、拒絕、不合作的行為反應。為維護孩子的控制感,在不妨害治療的前提下,可在病房擺設平日喜愛的玩具、書籍、被褥,並邀孩子的友伴來訪,盡量減少醫院與平日環境的落差。在進行任何處置前,也要先讓孩子充分了解,並回答他的疑惑,以減少未知的害怕與焦慮。

三、身體損傷及疼痛:
除了嬰兒期外,所有的兒童都會對身體損傷感到恐懼,這恐懼可能來自身體殘障、受侵入、截肢等改變或死亡。

為了減輕孩童對傷害的恐懼及疼痛,執行入侵性的措施前,在安全的原則下,試讓他們操作措施中的技術(如:量肛溫前,讓幼兒試量腋溫),可增加其配合度。當侵入性處置執行時,建議父母不要在場,可免於孩子疑惑父母為何在旁不保護他們,而在事後應立即作親子接觸,給予孩子撫慰,有助情緒的安定。對於受傷,年齡較小的孩子注意的是身體的完整不受破壞,害怕身體內的重要物質(如:血液)經由傷口流出,所以侵入性的處置後,繃帶的使用對他們意義重大,不可或缺;而較大的孩子,對縫線、疤痕這些破壞外觀的東西有更多的焦慮,醫護人員可對其關注的重點予以充足的解釋並提供所需的資訊及協助。

【後記】
去年端午節前後,我的兒子小宇因肺膿瘍住進小兒加護病房,歷經各種苦難:抽血、打針、肺液抽吸、腰椎穿刺、四肢同時打上四條動、靜脈管路、禁食,醫師還考慮要在肺部插一條大胸管以排除膿液。看著孩子戴著氧氣鼻管,疲乏、虛弱的模樣,委實令人心疼,而在安撫孩子接受另一次靜脈輸液管更換的過程中,醫護人員一邊壓制小宇不要動,一邊輕聲的安撫他:「小宇最乖了,不要動,一下就好。」不肯就範的小宇,一邊反抗,一邊大聲嚷著:「我不乖,我不要打針。」這場景一直讓我印象深刻,提醒我省思若沒有深入去了解病童,浮面的溫柔及撫慰可能是無助益的,甚至會被病童解釋為拒絕施救的訊息,所以,我想寫下此文,以一個母親及醫護人員的觀點,提醒照顧病童的父母親及醫護人員,應依據病童的發展階段及其個別性給予照護,且父母應與醫護人員充分配合,儘快熟悉病童返家後的居家照護技能,盡量縮短住院天數(最好在一週以內),目的是要避免病童未來伴生情緒或行為上的困擾。

孩子生病在所難免,但在其生病及住院時,幫助他減輕壓力的傷害,則是我們可以,也應該做到的。

 

資料來源:貝恩家庭季刊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