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產後保養這麼重要?

產後 6 週(俗稱「坐月子」期間)是女性身體與肌膚的關鍵修復期。根據衛生福利部孕產婦關懷網指出,這段時間不僅是子宮、骨盆與荷爾蒙回復的黃金時機,更關乎未來的體質調理與皮膚健康。

由於懷孕及哺乳期荷爾蒙劇烈變化,常會出現皮膚乾燥、色素沉澱、掉髮、體力下滑等現象,因此「吃得營養、睡得好、護理得當」三者缺一不可。

 

月子期飲食迷思與正確觀念

月子期的飲食不只是「補」,更講究「調」。許多傳統觀念如「不能喝水」、「天天喝麻油雞」、「吃米酒補身」等,其實都需要以現代營養學重新檢視。

1.    喝水並不會導致水腫

產後反而要確保每日攝取足夠水分(約 2500c.c),才能促進新陳代謝、幫助排除廢物,也能增加母乳分泌,減少便祕問題。

2.    水果並非禁忌

適量攝取可補充維生素與膳食纖維,有助腸胃蠕動。只是應避免寒性水果如西瓜、橘子、梨子,可改吃蘋果、木瓜、芒果、櫻桃等溫性或平性水果。

3.    麻油與人蔘等補品雖能驅寒,但產後一週內不宜食用

避免刺激傷口或造成出血。建議第二週起酌量食用,第三週再恢復正常飲食,並搭配蔬果與全穀雜糧以維持營養平衡。

小提醒:傳統月子餐中常見以米酒燉煮的料理,也要特別注意。酒精即使加熱仍可能有殘留,哺乳期媽媽若攝取過量,恐影響寶寶的睡眠與神經發展。建議烹煮時保持開蓋、延長加熱時間,以確保酒精完全揮發。

4.    生食與冰飲仍應避免

生冷食物可能造成腸胃不適、影響子宮收縮,也容易帶入細菌。建議以熟食為主,避免生菜、生魚片等食材。

5.    咖啡與茶須適量

根據國民健康署建議,哺乳期女性每日咖啡因攝取不超過 300 毫克(約兩杯卡布奇諾)。若發現寶寶焦躁或睡眠不安,可暫時停用含咖啡因飲品。

 

肌膚修復與產後護膚建議

懷孕期間的荷爾蒙變化會使皮膚油水平衡改變,出現乾燥、癢或色素沉澱。產後保養重點在於溫和清潔與深層保濕:

  • 清潔時選用無皂鹼、pH5.5 弱酸性產品,避免過度去油。
  • 沐浴後三分鐘內擦上含玻尿酸、乳木果油或凡士林成分的乳液,能鎖住水分、減少乾燥龜裂。
  • 若擔心妊娠紋,可使用含維他命 E 或植物油的按摩油,輕柔按摩腹部與大腿肌膚,促進循環與彈力。

產後 3~6 個月是肌膚修復的關鍵期,持續做好保濕防護,就能讓皮膚恢復彈性光澤。

 

加倍修護推薦:白天滋養 × 夜間修護

貝恩美體撫紋霜

產後的肌膚需要溫柔卻有效的呵護,選對產品能讓修護事半功倍。

貝恩美體撫紋霜與撫紋緊緻精華油是許多新手媽媽日夜修護的理想搭配。

 

夜修護:美體撫紋霜

浴後使用,為肌膚注入豐富養分。

★ 幫肌膚擴張提早做準備

★ 對抗肌膚老化、淡化紋路瑕疵

★ 含滋潤配方,讓肌膚恢復柔滑彈性

日滋養:撫紋緊緻精華油

隨身攜帶、隨時修護。

★ 專利成分有效提升肌膚修護力

★ 舒緩乾燥、加強保濕

★ 維持肌膚緊緻彈性與光澤

 

💡 建議用法:

早上使用精華油滋養防護,晚上沐浴後搭配撫紋霜按摩吸收,形成「白天防護 × 夜間修復」的雙重保養機制,從肌底重建肌膚彈力與細緻度。

【淡化紋路X緊緻修護 孕肌呵護好閨密推薦】

產後生活照護:內外兼顧更健康

除了飲食與肌膚保養,新手媽媽也要留意生活習慣調整。

  • 充足睡眠: 夜間哺乳可請家人輪流協助,減少疲憊。
  • 循序運動: 產後 4~6 週可進行輕度伸展與骨盆底肌運動,幫助子宮回復。
  • 心理支持: 若出現情緒低落、焦慮或易哭的情況,應主動尋求家人與專業協助,預防產後憂鬱。

產後保養不只是恢復體力,更是重新認識自己身體的過程。

透過正確飲食、穩定情緒、肌膚修護與環保生活習慣,新手媽媽能在健康與自信中迎接新的身分。

記得,做好保養並非為了「回到產前」,而是讓身體在新的階段達到更平衡、柔軟與光亮的狀態。



參考資料:

衛生福利部孕產婦關懷網《解答月子期飲食6大迷思》

 

資料來源:網路

免責聲明:站內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若有醫療或與身心相關之專業問題請洽詢專業的醫師與護理人員,避免造成誤導或誤判情勢!

文章經由參考、蒐集網路上資訊,並重新編譯撰寫,如不慎侵權或冒犯您的權益,我們在此向您致上誠摯的歉意,若著作權人發現有此情形請您來信告知,編輯團隊會在收到訊息後立即確認並回覆您,在第一時間也會移除相關內容,敬請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