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換季時,許多爸媽最擔心的就是「寶寶呼吸道感染」。其中,RSV(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是造成新生兒與嬰幼兒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整理出嬰兒 RSV 症狀、傳染途徑與預防重點,幫助爸媽正確面對與防範。

 

RSV 呼吸道融合病毒是什麼?

RSV(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源,主要透過飛沫或接觸傳染。

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RSV 是造成嬰幼兒下呼吸道感染(如細支氣管炎、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

病毒特性:

  • 屬於副黏液病毒科(Paramyxoviridae)。
  • 潛伏期約 2–8 天。

感染後可產生免疫,但不持久,一生中可能重複感染多次。

 

嬰兒感染 RSV 會有什麼症狀?

RSV 感染後的症狀與一般感冒相似,但對於新生兒與早產兒,病情可能更嚴重。

常見初期症狀

  • 鼻水、鼻塞
  • 咳嗽、打噴嚏
  • 輕微發燒、食慾下降

嚴重症狀(需就醫)

  • 呼吸急促或喘鳴聲(胸口凹陷)
  • 嘴唇或指尖發紫
  • 無法進食或嗆奶
  • 嗜睡、精神不振

根據台大醫院小兒部資料,約有 1%–2% 的感染嬰兒會發展成重症(細支氣管炎或肺炎),尤其是未滿6個月、早產或患有心肺疾病的嬰兒。

 

大人也會感染RSV嗎?

會。

RSV 並非嬰幼兒專屬,大人也可能感染,只是症狀通常較輕微。成人感染後,也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如喉嚨痛、流鼻水、咳嗽。但若家中有嬰兒、孕婦或老人,成人可能成為病毒帶原者,把病毒傳給免疫力較弱的家人。

提醒: 家中有新生兒時,若大人感冒或咳嗽,應避免近距離接觸、親吻寶寶,並佩戴口罩。

 

如何預防寶寶感染 RSV?

由於 RSV 感染的治療方式有限,且嬰幼兒感染後容易出現嚴重下呼吸道疾病,預防便成為最重要的防護策略。

台灣周產期醫學會於 2025 年發布的最新《RSV 母嬰預防共識指引》指出,除了日常防護外,目前有兩項可行的醫學預防措施:

一、孕婦接種 RSVpreF 疫苗

RSVpreF 為重組融合蛋白疫苗,由 RSV-A 與 RSV-B 兩種病毒株的表面糖蛋白製成。

台灣衛福部食藥署(TFDA)已於 2024 年 10 月核准使用於妊娠第 24–36 週的孕婦,可預防嬰兒出生後 6 個月內的RSV相關下呼吸道感染。

  • 作用原理:孕婦接種後,產生的抗體可經由胎盤傳遞給胎兒,形成被動保護力。
  • 臨床試驗結果:接種組嬰兒在出生後 90 天內發生需就醫的嚴重 RSV 感染率下降 81.8%,180 天內預防效力仍達 69.4%。
  • 建議接種時機:懷孕 32–36 週為最佳時機。
    接種季節: 因台灣全年皆有 RSV 感染個案,全年均可施打,不受流行季節限制。

貼心提醒:

若孕婦近期也需接種百日咳疫苗(Tdap),建議先施打 RSVpreF,間隔至少 14 天後再接種百日咳疫苗,以避免抗體反應干擾。

 

二、嬰兒施打長效型單株抗體 Nirsevimab

Nirsevimab(商品名 Beyfortus)是台灣於2024年9月核准的長效單株抗體,可阻止RSV進入呼吸道細胞、降低感染風險。

建議對象:

  • 出生後未滿 1歲的所有嬰兒。
  • 1–2 歲、具高風險因子(如早產、先天性心臟病、慢性肺病)的幼兒。

給藥方式與劑量:

  • 體重 <5 公斤:50 mg 肌肉注射 1 劑
  • 體重 ≥5 公斤:100 mg 肌肉注射 1 劑
  • 高風險 1–2 歲幼兒:200 mg(分兩針同時注射於不同部位)

 保護效期: 單劑可提供一整季的防護力。

根據台灣醫學會共識,即使孕婦已接種 RSV 疫苗,若嬰兒在接種後 14 天內出生,仍建議施打 Nirsevimab,以確保足夠抗體濃度。

高風險嬰幼兒可考慮短效型單株抗體 Palivizumab

  • 若為以下族群,仍建議依醫師評估持續施打短效型單株抗體 Palivizumab(每月 1 次,共 5–6 劑):
    出生週數 <33 週之早產兒
  • 有慢性肺疾病(35 週以下)
  • 具顯著血流動力學異常之先天性心臟病

臨床研究顯示,Palivizumab 可降低 56% RSV 住院率,並減少喘鳴天數與復發風險。

 

日常生活防護措施

即使有疫苗與抗體注射,生活中的預防仍同樣重要:

  • 勤洗手、保持環境通風。
  • 避免帶嬰兒至人多密閉場所。
  • 感冒家人應佩戴口罩、避免親吻嬰兒。

 

感染 RSV 要怎麼辦?

目前尚無專一治療藥物,治療以支持性照護為主,包括補充水分、吸鼻涕保持呼吸道暢通、必要時給氧或住院治療。

不建議自行服用抗生素或止咳藥,需由醫師評估病情。

RSV 是新生兒與嬰幼兒最常見、且可重複感染的呼吸道病毒之一。根據台灣周產期醫學會(2025) 建議,母體接種疫苗+嬰兒施打單株抗體是目前最有效的預防策略,再加上良好的衛生習慣與環境管理,爸媽就能大幅降低寶寶感染風險,安心度過換季的流行巔峰。

 

資料來源:

衛生福利部 台中醫院-衛教資料|嬰幼兒注意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

臺大醫院 健康電子報|淺談嬰幼兒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

臺灣周產期醫學會|呼吸道融合病毒(RSV) 母嬰預防共識指引

 

資料來源:網路

免責聲明:站內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若有醫療或與身心相關之專業問題請洽詢專業的醫師與護理人員,避免造成誤導或誤判情勢!

文章經由參考、蒐集網路上資訊,並重新編譯撰寫,如不慎侵權或冒犯您的權益,我們在此向您致上誠摯的歉意,若著作權人發現有此情形請您來信告知,編輯團隊會在收到訊息後立即確認並回覆您,在第一時間也會移除相關內容,敬請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