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波新冠病毒又出現了,對家裡有小小孩的爸媽來說,除了擔心自己,更多的是想著:「我家寶寶會不會被傳染?」。嬰幼兒防疫特別是像:「嬰兒可以戴口罩嗎?幾歲才適合戴?」「回家是不是每樣東西都要擦一遍、噴一遍,才算真的乾淨?」這些問題,相信很多爸媽都很有感。

不過別擔心,這篇文章幫你整理好 2025 年的嬰幼兒防疫懶人包,從生活衛教觀念到居家防疫細節一次搞懂!

 

1.嬰兒可以戴口罩嗎?這個年齡反而危險!⚠️

我們都知道戴口罩是防疫的基本,但小兒科醫師簡佳裕提醒:「1 歲以下的嬰兒,不建議配戴口罩。」大多外科醫療用口罩共有三層,反而有可能造成呼吸力量微弱的嬰幼兒呼吸困難,甚至產生窒息風險。

 

2.分齡戴口罩,嬰幼兒防疫建議這樣做

  • 1 歲以下:不建議配戴任何口罩,可以戴面罩
  • 1 歲以上:可在密閉空間(如搭車、搭電梯)短時間配戴
  • 戶外空曠地點(如公園、騎樓):可以不戴口
  • 沒有兒童口罩時:可暫時調整成人口罩使用,但務必確認不會妨礙呼吸

 

3.出門需要注意什麼?嬰幼兒防疫記住這 4 件事

防疫期間難免還是要出門,像打嬰兒預防針、去醫院、或只是去公園散步放電。這時候,比起硬戴口罩,更重要的是減少寶寶接觸病毒的機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被動式防護」。

  • 推車+防風罩,能阻擋大部分飛沫:回家後記得把防風罩用酒精或除菌噴霧擦拭,再收起來。
  • 避開人潮多的地方:像醫院、百貨公司、車站這類人潮密集的地點,能不去就不去。
  • 戶外建議選通風良好的空間:公園、戶外開放區、騎樓這類地方都不錯,空氣流通、比較安全。
  • 回家後立刻清潔:幫寶寶換掉外出衣服、洗手洗臉,把可能接觸到病毒的機率降低,會更安心。

 

4.常見7 個嬰幼兒防疫錯誤,爸媽很容易不小心忽略!

根據《臨床醫學月刊》 94卷6期臺灣感染COVID-19的新生兒和三個月以下嬰兒的流行病學和嚴重程度研究主題指出: 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而至臺北榮民總醫院就診的新生兒及出生未滿90天的嬰兒病歷:共有51位病患參與研究,34位為男性,17位為女性,其中38名患者有家族接觸史。

因此像嬰兒需要仰賴成人輔助才能自由活動的族群,當家中成員出現以下這些行為,其實會讓環境潛藏染疫風險:

  • 親吻寶寶的臉或嘴:大人唾液可能帶病毒,容易傳染給寶寶
  • 共用餐具、用嘴吹涼食物:飛沫會間接污染寶寶吃的東西
  • 讓寶寶玩手機:手機是高風險載體,病毒最多能存活 24 小時
  • 回家後沒有換掉外出衣:容易將外面的病菌帶進家裡
  • 出外返家要洗手:手是最頻繁碰觸東西的媒介,容易殘留細菌
  • 頻繁用酒精擦寶寶的手:酒精對嬰幼兒皮膚過於刺激,盡可能不要使用
  • 忽略門把、玩具、推車的清潔:這些地方超容易藏病菌,要定期消毒

 

5.家裡有寶寶的防疫怎麼做?3 個簡單方法就很夠

  • 每天通風 2~3 次:30–60 分鐘,讓室內空氣流通。也可以搭配空氣清淨機。
  • 常用物品定期消毒:像手機、門把、玩具等,建議每一到兩天消毒一次。
  • 寶寶用品用專屬除菌方式:奶嘴、餐具、玩具可以煮沸或用消毒鍋;不耐熱者,可以使用除菌噴霧。

 

真正有效的防護,是來自每個小習慣:

不親吻寶寶、不共用餐具、外出回來先清潔,再搭配安全好用的清潔用品,就能把風險降到最低,貝恩神隊友除菌噴霧就是很多爸媽的選擇。

照顧寶寶最怕的就是病毒躲在看不到的地方。這時候,一瓶成分安全、用起來不刺激的除菌噴霧,真的很實用!寶寶的餐椅、地墊、手推車,甚至爸媽衣服外層都可以噴,一瓶搞定日常防線。

 

母嬰界愛用除菌神器 | 貝恩神隊友除菌噴霧

  • 日本食品添加物等級成分,噴完不需要沖洗,連奶嘴、玩具也能用
  • 有效去除 99.99% 常見病菌,包含諾羅病毒、新冠病毒等
  • 連「酒精無效」的無套膜病毒也能清除
  • 溫和弱酸性,寶寶、爸媽都能安心使用
貝恩神隊友除菌噴霧

 

資料來源:網路

 

免責聲明:站內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若有醫療或與身心相關之專業問題請洽詢專業的醫師與護理人員,避免造成誤導或誤判情勢!

文章經由參考、蒐集網路上資訊,並重新編譯撰寫,如不慎侵權或冒犯您的權益,我們在此向您致上誠摯的歉意,若著作權人發現有此情形請您來信告知,編輯團隊會在收到訊息後立即確認並回覆您,在第一時間也會移除相關內容,敬請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