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保養的原則,說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可不容易。就像是一棵小樹苗,需要您細心的呵護才會長大,水給太多或太少都不行。照顧皮膚也是一樣的道理,人體中有百分之七十是水分,要讓我們的皮膚水噹噹,第一要使皮膚維持適當的水份,使它不要太乾或太油。第二點,則是要幫助皮膚抗拒外來的傷害,像紫外線等等。

大家都知道“保濕”是很重要的事,但實際上要如何做,就不是每個人都能很清楚了解了!保濕的原則其實很簡單,就是維持“動態的水分平衡”。

請您注意『動態』這兩個字哦!因為我們的皮膚並不是天天都保持著相同狀況,而是隨著環境、氣候、身體狀況等因素一直不停的變化。所以,我們要依據每個人不同的膚質、身體每部位不同的特性、氣候、年紀或工作場所的不同,給予不一樣的照顧方法,即是給皮膚『量身訂做』的保養。

 

依個人膚質的不同來保養
一般我們把皮膚粗略分為:乾性、油性、混合性及敏感性肌膚等。針對各種不同的膚質,我們將保養原則分列如下:

一、乾性肌膚
特性:
皮膚通常較乾澀,尤其是在冬季的時候,或洗完臉、洗完澡之後,因為皮膚保水的效果不好,所以容易有裂紋或脫屑的現象產生。

清潔方面:
1. 不可洗過熱的水:會使皮表的保護油脂都被洗掉。
2. 不可使用去脂力太強的清潔洗淨用品:會洗去對皮膚具有保護防禦作用的皮脂。
例如:較強的含皂清潔用品,或接觸洗淨力較強的洗衣粉、洗碗精等等。
3. 洗手、洗澡的時間,不可過久或太頻繁:因為水不只會把皮表油脂洗掉,水分揮發時也會帶走皮表的水分,使皮膚更乾。

保養方面:
1. 不可用太多去角質的保養品:例如:含有A酸、果酸、水楊酸或含酒精的化妝水等等。因為皮表的角質層,也是很重要保濕膜,若去除了會感覺皮膚很乾澀。
2. 選擇保濕程度較佳的產品:一般保養品的基劑其保濕效果依序是油膏(ointment)>乳霜(cream)>乳液(lotion)>水狀(water)。

所以,一般如果保養品的成分相同,乾性膚質應選擇油膏或乳霜類為基劑的,保濕效果才好。如果選擇化妝水類產品,剛開始時可能會覺得很舒服,但是一旦水分蒸發了,皮膚一定會更乾澀。

二、油性肌膚
通常發生年齡較輕,或在夏季時,膚質狀況會較偏向油性。
特性:
容易長痘痘、臉泛油光、衣服密閉處如:大腿、背部容易有毛囊炎。

清潔方面:
1. 可選擇洗淨效果較佳的產品,例如:含皂清潔用品、含果酸、水楊酸類產品。
2. 洗的次數可稍多,但不應太多次,以免皮表太乾,而分泌更多的油脂。

保養方面:
1. 選擇清爽型基劑,不宜太油,例如:水狀液或乳液較佳。若是油膏類,則較易阻塞毛孔,故不宜選用。
2. 可用些去角質、去油脂成分的保養品,例如:A酸、果酸、麴酸、水楊酸等產品。

三、混合性肌膚
特性:
不同部位有不同的膚質,例如:T字部位較油、兩頰較乾,或足背、前脛骨部位皮膚較乾。

保養方面:
依每個部位選用適合之保養品。T字部位較油,請參考油性膚質處理原則。足背、前脛骨部位皮膚較乾,則可依乾性膚質處理原則做保養。

四、敏感性肌膚
特性:
會對某些保養品過敏,而產生紅、腫、癢甚至刺痛的感覺。

保養方面:
可依膚質狀態而使用乾性或油性保養原則來照顧。但是,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使用所有的產品之前,一定要做測試。方法為先將部分產品塗抹在手腕內側三天到一個禮拜,若沒有產生紅、腫、癢的感覺,再塗抹到身體其他部位及臉上。而且最好不要使用刺激性太強的產品。

 

依不同環境及肌膚問題來保養

一、氣候、居住場所
夏天較易出油,或居住、工作場所較悶熱,都可依油性膚質處理原則來保養。冬天或居住地、工作場所較乾燥,則依乾性膚質來保養。

二、年齡
年齡輕者皮膚較油,依油性膚質去照顧。年紀大者,則反之。

三、異位性濕疹
依季節、部位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劑型、成分的保養品。例如:夏天或身體皺摺處,如腹股溝、腋下等處,使用較輕爽的乳液或水狀液,並依油性、敏感性膚質的處理原則來選保養品。冬天或皮表較乾澀部位,則依乾性及敏感性肌膚來保養。

四、冬季濕疹或乾性濕疹
依乾性肌膚處理原則來保養,並保持空氣中的濕度,避免使用電熱器太久造成室內過度乾燥及皮膚乾澀。

五、青春痘、毛囊炎
依油性肌膚處理原則來照顧,若還具有敏感性,則再依敏感性的處理原則保養。

六、過敏性、接觸性濕疹
依敏感性處理原則,先測試再使用保養品,避免太刺激的產品。

七、不同部位濕疹、皮膚病的保養
較乾的部位,如四肢、手背,依乾性膚質來保養。較潮濕、油膩的部位,則依油性肌膚處理原則來保養。

八、避免紫外線傷害
依季節、膚質不同,選擇具防護UVA、UVB的產品。

 

其實,上面講了那麼多點,最最重要的觀念就是維持皮表水分的動態平衡,使其不要氾濫成災,也不要乾涸龜裂,或火山爆發冒出痘痘;再加上預防紫外線,這個皮膚的頭號殺手;如此,便可使皮膚常保健康。最後,叮囑您當皮膚有點小問題時,一定要馬上做處理,才不致釀成大禍。

 

資料來源:貝恩家庭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