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覺得鞋子變緊、腳踝消失了?」

懷孕中後期,許多孕媽咪都被「水腫」困擾,有人說是吃太鹹,也有人說泡腳有效、抬腿必備…但這些方法到底科不科學?

本文一次破解 5 個常見迷思,讓妳安心度過孕期腫脹煩惱!

 

💡迷思一:水腫是因為喝太多水?

破解:不只是鈉,激素與循環才是主因!

1. 懷孕會讓體內荷爾蒙產生變化,導致循環變慢、水分滯留不易排出

2. 血液與組織液容易滯留在下半身,形成所謂「孕期水腫」

3. 高鹽鈉飲食可能會加劇症狀,但不是唯一原因

 

💡迷思二:泡腳可以消水腫?

破解:泡對方式有效,但溫度、時間要注意!

1.溫水泡腳(約3840°C)能促進下肢血液循環

2.每次泡腳時間建議 1015 分鐘為限

3. 不建議用精油或藥浴,除非醫師建議,避免刺激

 

💡迷思三:只要腳腫就是異常?

破解:懷孕後期輕微水腫很常見!

1.多半出現在下午或站立久後,若休息後可緩解,屬正常現象

2.若出現單側水腫、伴隨頭痛、視線模糊、血壓高,需就醫排除妊娠高血壓或子癲前症

 

💡迷思四:抬腿久一點比較快消?

破解:適度抬腿有效,過久反而不舒服

1.建議每天抬腿23次、每次 15 分鐘左右

2.抬腿時腳應高於心臟位置、可搭配伸展運動

3.長時間平躺、久坐可能加重血液回流不良

孕婦腳水腫

 

💡迷思五:只靠飲食或抬腿,水腫就會好?

破解:日常生活全面調整才有感!

1.保持適度活動(散步10分鐘、孕婦瑜伽)、少穿緊身褲或過緊襪子

2.攝取足夠維生素及礦物質

3.穿著合適鞋子、避免高溫天氣久站,可諮詢醫師建議使用輕壓力彈性襪也有效果

 

希望看到這邊妳已經沒有那麼焦慮擔心,水腫是孕期身體變化的一部分,透過溫和泡腳、抬腿放鬆、均衡飲食與適度運動,都是比較安全的緩解方式。如果發現水腫無法改善,或伴隨其他不適症狀,記得盡早諮詢專業醫師,以免耽誤就醫時間。

 

資料來源:網路

 

免責聲明:站內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若有醫療或與身心相關之專業問題請洽詢專業的醫師與護理人員,避免造成誤導或誤判情勢!

貝恩健康教室聲明:文章經由參考、蒐集網路上資訊,並重新編譯撰寫,如不慎侵權或冒犯您的權益,我們在此向您致上誠摯的歉意,若著作權人發現有此情形請您來信告知,編輯團隊會在收到訊息後立即確認並回覆您,在第一時間也會移除相關內容,敬請包涵。